2013年7月10日

寫在開始的說話

(原文刊於《評台》

向學校申請休學的時候,仍是早春三月,轉眼四個月過去,我已踏上旅程,離開香港,先去東南亞。 在year2和year3之間這一年,我選擇了休學,為連續三年的學業畫下一個休止符。一年的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不長,出走是為了能好好學習及體驗這個世界的複雜與斑駁。

早在讀year1的時候,我已曾和同房嚷著:好想要一個gap year。不過,當時道聽途說休學有很限制,申請程划序亦繁複,因此最後只淪為口裡的絮絮念,卻始終不曾行動過。直到去年暑假,我到了北京。 去年暑假我到了北京一個有機農場實習,認識了一個女孩,她在廣州讀大學,卻因為她對農業的期望與想像而毅然停學一年,來到北方的有機農場學習,聽她道來她的經歷,讓休學的念頭重新在我心中萌芽。

朋友會問,為什麼要休學。其實Gap year這個概念在香港少見,在外國卻並不陌生,通常在高中與大學之間的那一年,學生會把時間留給自己,去旅行、實習、課外活動,參加不同種類的活動,甚至僅僅只作一個休息,讓自己在進入大學之前,擴闊一下視野。

反觀香港,我們的人生道路彷彿就被設定要沿著一條既定的直線而行:讀大學、找好工、結婚、買樓、生仔。但人生理應是有千百萬條不同的道路,隨著我們每個人的不同而展開。理應是這樣的。

我慶幸身邊有不斷嘗試新可能的朋友,讓我也認識到人生有更多的可能:不甘於走既定的路,走自己的路,對於外面的世界保持著強烈的好奇,渴望了解更多關於這個世界的東西,也因此慢慢地漸行漸遠。也許我們是少數,但願我們不是。

由北京回港後,我升讀year2,為了弄清楚程序與手續的東西,我直接走到校務處問清問楚,到了後來辦理休學申請時,手續上的麻煩令我更感受到香港這個城市官僚的一面。我把原定的計劃換了一換,現在將會行走的路線跟最初想的時候不太一樣。

我先去東南亞,那幾個在地圖上置於中國南方的國家,那裡有一個以中國中心為本位的名字:南洋。為了令旅行不致淪為走馬看花,在出發之前惡補了很多關於當地的歷史與資料,亦感激沿路得到過的所有幫助,想起那句老土但又觸動著自己的說話:當你真心想做好一件事的時候,全世界也會伸出手來幫助你。

出走,為了見識多點這個世界的面貌及填充自己那匱乏的知識,為了將路途當中的經驗轉化為日後生活的養份,為了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我會努力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