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日

Metropop︰民間記者的力量


(Metro Pop記者Summer寫民間記者,訪問了SocRec的Paul,還有無論如何年資都不算深的我,附有獨媒的簡介。作為一個存底之用吧。) 

傳媒一向被視為重要的第四權,但現時不少主流傳媒報導的全面和客觀性備受質疑。隨著互聯網興起,每個人都可用不同形式報導身邊發生的事,催生不少民間記者,比以往提供更多新聞角度,他們的報導手法跟傳媒有何不同?

有片有真相 
主流媒體為了吸引龐大讀者群,近年慣將新聞娛樂、商業化,報導看似更有看頭,但部分真相卻因而被扼殺。為客觀地紀錄真相,一群志願人士於2010年成立SocREC社會記錄協會,除關注社會運動及弱勢、小眾議題,還辦紀錄講座、論壇等。正職從事空運的主席Paul認為:「主流媒體由於節目有時限,每則新聞最多只有4至5分鐘,以遊行示威為例,大多只會大特寫情緒激昂的示威者,而不會讓你看現場全景,於是這些鏡頭只會引導觀眾去認為示威者暴力偏激。相反我們拍攝時會多用wide shot,而且正反雙方的舉動都會紀錄,如國民教育集會上我們也拍愛港力量的發言。」 SocREC的報導片段沒有旁白或評論,而且篇幅動輒超過一小時,似乎不太面向觀眾,Paul解釋:「不希望替觀眾預先消化事件或以輿論做主導,我們最重要的責任是提供無加工的原材料和客觀事實,為後人建立一個資料庫。」Paul又認為SocRec最有價值的並非紀錄衝突場面,而是跟事件的相關論壇講座,他相信了解各方背後的論述,比起光看衝突來得有意義。但這意義並非所有人都認同,尤其是Paul的至親,對於一家之主把大部分空餘時間,包括假期都用於這義務性質的工作,家人都不大支持,但對於Paul來說,能夠拍到主流傳媒所拍不到的東西,又能夠幫助大眾了解真相多一點,滿足感十分大,並希望可以一直做下去:「條命有幾長,就做幾耐!」


行動者 x 記者 
晚上七時半,相約在嶺南大學讀文化研究的Koey做訪問,但見面地點不是嶺大,而是中文大學,原來她剛上完周保松教授的政治哲學課,在我看來十分「神心」,但她說得平淡,就如她訴說自己的民間記者之路一樣。「中五會考前我還都一個喜歡唱K、行街、看戲的中學生,直到那年暑假看多了書,開始思考自己將來的路,機緣巧合下看到張翠容(資深新聞工作者)的文章,開始萌生做記者的念頭,並開始關心社會時事。」Koey中六更參加了《明報》校園記者計劃,到訪菜園村並認識到《獨立媒體》的記者,隨後成為他們的特約記者。

 Koey過去的報導牽涉城中多個大小議題,包括菜園村事件、特首選舉、大學事務等,她甚至到過深圳探訪工人,親身接觸中國問題。有人質疑不少民間記者本身同時是參與行動者,報導內容較傳統新聞主觀感性,不夠中立;Koey在菜園村事件中亦有過這雙重身分,而她卻有另一套看法:「無論民間或主流專業記者多少都有特定立場,但我認為只要不是透過扭曲事實來維護自己的立場,同時能夠為讀者提供事情的全貌,記者可有一定立場,這亦能讓讀者從另一角度去思考事情。」Koey相信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民間傳媒除可影響讀者,同時可影響主流媒體:「某些議題先由獨立媒體關注,假如主流媒體覺得有價值亦會陸續跟進事件,兩者互相interact,如新界丁屋僭建問題就是這透過這方式讓公眾知情。」

尚欠影響力 
民間記者可說由互聯網衍生出來,互聯網是絕大部分民間媒體的生存空間。近年社交網站facebook亦成為各大主流及非主流傳媒的爭據地,在facebook有大量的時政新聞和評論,亦有愈來愈多人以facebook來獲取資訊,而多於傳統的報紙、電台、電視。浸會大學新聞系首席講師馮強認為,香港的公民記者影響力相對外國仍屬十分有限。「相對外國,本地互聯網使用人數還是很低。而由於香港地方太小,報紙卻太多,人們實在太輕易能夠從主流渠道接收資訊,因此相對於非主流的需求不大。」Paul亦認為互聯網的力量在香港還未能左右大局,不少網民只是以「剝花生」心態看時事,網上討論流於「口水戰」,但他認為多一把聲音總是好事。的確,雖然所謂事實的真相總是各說各話,受眾無從稽考,但多一個角度總比少一個角度好,而如何在芸芸聲音中明辨是非,這是對受眾批判思想的考驗了。

新聞現場 
2005年世貿會議
2005年在香港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部長級會議,大批韓農和世界各地的反世貿人士到場示威,大批民間記者、獨立媒體都有跟進,部分同時有著示威者身分,發出跟主流不一樣的聲音。 《獨立媒體》曾批評無綫電視台女記者在報道世貿示威活動時,只在直播前一刻才戴上頭盔,令觀眾錯誤以為示威現場非常危險,有預設立場之嫌。另外,有民間記者指出《星島日報》當時刊登的一幅題為「彈叉射螺絲母,警員痛入心」的圖片,指示威者用強力彈叉攻擊警員,其實圖片來自04年委內瑞拉首府舉行的G15高峰會議示威,事件引來強烈批評,《星島日報》其後刊登了道歉啟事。

2009年反高鐵
社運人士葉寶琳曾指09年反高鐵停撥款遊行後,一班反高鐵示威者在政總留守,主流記者則待在警方安排隔十數米遠的採訪區,而民間記者在示威者的保護下,拍攝整個清場及示威者表達反高鐵訴求的過程。

2012社運電影節真相
去年底於中環匯豐銀行總行外舉行的第十屆香港社會運動電影節放映會,遭警方清場及銀行職員阻撓,但有不少主流媒體的報導卻將被驅逐的人當成「佔領中環」人士,並只播放衝突片段,後來活動的籌委把當晚拍到的片段放上網,真相才得以揭發。

2013 元旦派錢實錄
今年初元旦遊行,多間主流及獨立傳媒報導「挺梁派」的「派錢」行動,其中《主場新聞》更派記者放蛇,將整個過程拍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