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6日

離開

為了戴錦華的講課,前一天晚上我們一伙人聚在院子看電影,《鋼的琴》,戴老師要求我們聽課前看的。回到院子前,去了找劉大姐還她的單車,我們到她家坐了一會,看完新聞聯播便離開,臨別前劉大姐抱住了我,她說來香港便會找我和師姐,我說再來北京也一定找她。

回到院子,好熱鬧的在一起看電影,有茶水有水果,被大家的說話笑聲中我幾乎不能集中看這電影,也許是我未能參透電影的一個原因(或藉口)。然而使我感到震撼的是,下崗工人重回工廠,在買不起商品的絕望中自己動手製作起鋼琴來,想起我讀過的理論,又或是最近在編輯的會風中各人的文章,這是與物件重新扣連上關係的生產。

第二天中午,到曬相鋪拿照片,為了臨別時想留下一些甚麼,也許相片是會令人最不模糊的東西,有著我們的臉。回到農場把曬好的照片發給那些一起共事過的人,還有待我很好的老人。然後便是戴老師的講課,第一次聽她的課,從前聽同學說過她講課很精彩,的確如是。雖然我仍無法認同這是近十年中國最好的電影,但她的解讀卻使我們認識了九十年代東北國營下崗工人的故事,一段被遺忘的歷史。歷史、電影理論、批判分析,我大抵可以明白為何她是北大最受歡迎的教授,分析深邃亦不沉悶,還看到傳說中的邊抽煙邊講課,太型了吧!(其實我還覺得老師的神髓有點像鞏琍...)

聽完課已是吃晚飯的時間,本來是打算自己去坐公交車回城的,師姐叫我坐她們的車一同離開,也順路。在吃完晚飯等待她們的時候,與志願者們把握餘下的時間,其實我們都再沒有甚麼話好說,只是為了那僅餘的相聚的片刻,臨別時與每人來了一記的擁抱,我是不會忘記在這裡的點滴與種種。師姐說,當年她在晏陽初離開時是哭到路口的。然後坐上她們的車離開,回到院子拿大背包,和屋內生活了兩個月的人都擁抱然後離開,真的離開了。戴老師與師姐在後座談論著師姐的論文,而我坐在前座看著路上的風景,以及想著那些人們。途中戴老師拍拍我的肩膀說不好意思因顧著與師姐談論文也沒有跟我說話,我說沒關係,她真的很友善。車到了她家,我和師姐再坐的士離開,一路上我們談了很多,她說起每一屆到來的實習生都會有感情的發展,包括她。我想起了那一個送我蜜糖的人,還有那個總想對我好而我總是無法領情的人,也許是我太介意別人對我的好,是我無法消受。我總是這樣,只有感謝而無法回報。

與師姐道別,下車了,回到趙登禹路,兩個月一晃就過,太快了。時間總是匆匆而過,這是我近年過得最開心的一個夏天,感激在這裡認識到的人,學習到的事物,世界太大要學習的事情實在太多,慶幸能夠出走,亦暗暗為著未來下了一個仍然未知的決定。最後最後我記得的是那一句︰常聯繫。

2012年8月1日

年輕農夫的農場夢


(原文刊於2012年小毛驢市民農園CSA簡報第6期

當初我聽到一名小毛驢的實習生跟我說過,在這兒的人基本上都有一個農場夢,這使得我很好奇,在這個市場化經濟快速增長似乎是大於一切的年代裡,為什麼有一些年輕人仍然會選擇樸實且是深耕細作的農業?他們大多是農村的孩子,但他們沒有走這一條最普遍的路︰出城打工,當一個工人。是甚麼驅使他們有這個熱情,甚至走進了小毛驢來當實習生志願者?我抱著這些疑問以及對年輕農夫的好奇,嘗試走進他們的世界,進行瞭解。

屬於90後的小泉是養殖部的實習生,年紀雖小,想法卻多。在念完專科以後,在今年的三月份,他從同學那裡知道了小毛驢,就跑了過來,當起實習生。能夠每天對著豬只,飼養牠們,這樣的工作其實小泉感到自己是挺幸福的。在這之前,他在城裡當過其他的兼職,也當過與他專業相關的動物醫院工作人員,可最後覺得這樣太安逸了,就離開了。對於農業,他有很多意見,特別反對使用化肥,在家鄉里見識過村裡的土地都用上大量的化肥農藥,知道這是對於土地的傷害,然而卻苦無解決的方法,因為村子裡不是他說了算的。因此他希望將來能夠一步一步來,讓更多的農民體認到化肥農藥的缺點以及生態農業的優點。比起開設自家的農場,我似乎在他身上看到一個更遠大的決心。這樣的孩子慶倖有開放的父母,當他決定過來小毛驢的時候,父母沒有反對,只告訴他自己的決定就由自己來負責,不後悔就好了。

李鑫是種植部的實習生,80後的年輕少女,同樣是農村的孩子。她大學在農業大學裡念植物保護,畢業以後便來了小毛驢。我問她為什麼會來,她非常簡單的回答我︰「喜歡啊」,那是對於農業的喜愛,致使她也希望日後能從事與農業相關的工作。以前當過辦公室、賣東西、工廠,都是兼職,都不太喜歡。我問她,為什麼不繼續在城裡工作?她說︰「城裡也不是距離很遠嘛,想出去的時候也可以出去啊」。父母不太贊成,希望她能夠找份安安穩穩的工作,可畢竟阻止不了女兒的農場夢。

技術部的黃燦,同是80後,來自廣東。在中專念園林的他,做過與農業相關的工作,然而驅使他來到小毛驢的原因還是因為對有機農業的追求。「我以前做的地方雖然自稱是搞有機農業的,可是事實上也會用化肥農藥,根本不是那回事」,看到小毛驢這個打著有機生態農業的地方招募實習生,他便申請過來了。我問他為什麼農村很多孩子都希望外出打工,他說因為外面的世界比較精彩,那為什麼他不出去打工?他說因為覺得那些工作很死板,自由度非常小。在小毛驢他負責管理實驗田,發揮的空間也大,工作不再死板,那似乎是農業所能帶給這位年輕人的滿足。他告訴我,將來他要開一個屬於自己的農場。

在與不同的年輕實習生聊天的過程中,我像是另一次學習的過程,他們讓我明白到作為農民的不卑不亢,儘管很多農村的年輕人已經不再願意留在家當農民,但原來仍然有一部份人對農業有所希望與想像,在這個資本掛帥的社會中,我不得不感到驚訝與敬佩,也是源於我的偏見與無知。突然就想起了毛澤東說過的︰「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究底是你們的。你們年青人,朝氣勃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