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0日

九月九日

為了回香港投票,比預期早了一星期回港,只因九東有一位我認為值得支持的候選人。關於立法會的這次選舉,我幾乎沒有親身參與,只有在北京的時候透過翻牆來了解多一點(其實沒翻牆也可以看到陶君行的參選政綱,是真的)。

坐上回深圳的列車,二十四小時,很害怕會晚點結果也終於晚點了二十分鐘,八點十分左右到達,然後立刻趕去過關、坐東鐵。心裡很焦急怕最終趕不及投票。回到黃大仙,出了地鐵站馬上便看到不同的助選團,好不熱鬧,大頭蝦的我在回來前竟忘了問家人是在哪裡投票,還好遇上這些助選的人。

身上背著沉甸甸的背囊又手拿著一袋重得要命的東西,走得滿頭大汗也終於去到了票站,將近完結。兩張選票,投直選那張心裡是毫不猶豫的便蓋下印章,還有那個超級區議會的,卻是截然不同的心情,糾結了一會也終於放棄投白票,儘管心裡千萬個不願意,只是不希望讓劉江華之流勝出。

把票投完便回家,facebook一如所料版被洗版,我很希望陶君行勝出,可是留意著那選舉網頁看到的點票結果,有著陣陣的失落,老實說,我很費解九東這樣的結果。

終於到了臨近天亮才捨得睡覺,想起儘管議會政治千瘡百孔,但每到選舉的時刻仍是會讓人有點期待與激動的。選舉結束,又是另一場戰役的開始,9月11日,便是罷課天了。

2012年9月5日

在旅程結束時遇上的老人

在滿洲里的侯車室中,正當列車快將駛進,我把在看著的那本索然無味的《在路上》放進背包中,一位老婆婆坐了在我旁邊,問我在讀甚麼書。她看著看著,我們聊天起來,她在等待下午七時到瀋陽的車,而當時不過十二時。聽她道來她的旅程,她給我看她的路線,從南走到北,花了一個月的時間仍繼續在走,身邊的朋友都不願出走於是她一個人也走了出來,六十多歲的婆婆,好厲害,我是由衷的佩服。只可惜列車已到來我便要離開了。但我會記得這個在旅程結束時遇上的老人。

2012年9月1日

農業,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坦白說,當初選擇到小毛驢實習只是基於非常簡單的原因︰希望離開香港。也許是沒有期望,因此便沒有失望,卻令我學習、思考得更多。我認識的小毛驢的年輕實習生,大多對農業都有一定的抱負,希望能從小毛驢吸收到甚麼。現實與理想的落差,畢竟總是有的。短短兩個月,我更像是一個過客,始終對如今的我來說,農業不會是我將來會投身的事業。

我感激在這兩個月期間所遇上的人,所學習到的新事物,那應該是令我想得更遠的一段經歷。

過去兩個月,在很多個部門都待過一下,最初是宣傳部,然後是技術部,後來又偶爾到養殖部和種植部看看。老實說自己並不太喜歡在辦公室,畢竟來到農場,又是城市人,所以希望能夠下田體驗,畢竟辦公室的工作在香港太容易找到。當然辦公室的工作總得需要有人來做,而且亦是重要的事。以宣傳部為例,若然沒有這個部門,沒有這個部門的人舉辦不同的活動,認識到農場的人也許沒有現在這麼多,理念也許不會因而開始在市民心中發芽。沒有會員部,配送份額與勞動份額的工作無從談起。每環都是重要的。

也到過有機市集幫忙,在這個過程中深深感受到階級的存在。老實說,有機的東西也真的挺貴,能夠消費起來的往往是中產階級或以上,窮人是不會用這樣的價格去購買的,也沒有這樣的購買力。雖然我明白有機食品所帶來的保障以及其存在的必要,亦明白價格之高是因為成本與及各樣因素,但畢竟,想到低下階層仍需要為兩餐溫飽而奔波,又沒有食品安全的保障,就愈感到這個社會的荒謬。為何有機食物會變成良心菜?為何連吃一口食物都不能保證那是安全無害?種種的問號,都有待繼續探索與深思。

過往,三農問題從不是我視野範圍之內,香港的農業問題也關注得很少。可是在這段時間,卻使我開始接觸中國的三農問題的皮毛,以及反思香港農業的去向與現狀,更重要的是,瞭解到農業的重要性。

撇除這些社會性的,重回土地,與土地接觸、下田、播種、採摘,對於我這個沒有務農經驗的人來說,一切都彷佛是新事物,都感到好奇。看著農作物的生長,就感到自然的奧妙,一花一草一樹一木都是生命迴圈的過程,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在這個現代化的社會中,經濟發展似乎就是一切,不惜摧毀農田,只為了獲取更多的金錢。

最後,又想回了我自己,與我的家園。我開始懂得為何說土地是根,沒有土地,便沒有糧食,沒有糧食,人便難以生存,土地與人的關係是非常緊密的。我只是想不透,為何一個如此重要的產業,在香港竟可遭到如此的輕視。都是資本主義惹的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