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4日

隻身打馬過草原


聽著周雲蓬唱歌,感覺真好。還記得才剛看完微子老師在字花寫周雲蓬的書評不久,便有幸能欣賞他的演出。然後然後,我在這裡遇見了微子老師。

2011年5月10日

將近60的背包客


說過了,旅行是一個不斷聊天的過程。

雲南之行,最後一站是香格里拉,落腳於獨克宗古城的一家青年旅舍。相對於香格里拉的冷清,這家青年旅舍熱鬧非常。

「今天最小的和最老的都住進我們這兒來了。」青年旅舍裡的老胡這樣說。最小的,指我,最老的,是一個快將60歲的老太太,我們住進同一間四人房。

第二天從松贊林寺看完一年一度的跳神節回來,回到房間,老太太在,一句兩句的便聊起來。老太太是東北人,剛從尼泊爾到德欽再來香格里拉,下一站她說打算到麗江休息一下,休息過後再去東南亞。我聽得直羨慕,然後問老太太這趟旅程會遊多久?然後,老太太的答案令我直瞪眼,她說,她已出來四年了。瞪眼後接著的又是羨慕。

老太太有一個女兒,在美國唸書,不用她擔心。沒有問她的老伴,但我猜或許已逝世或離去,不然老太太也不會這麼孓然一身的走出來吧,我這樣膚淺世俗地想。與老太太談話的過程中,我猜她從前是一個老師,結果,她說她從前是在大專裡教科學的。

那天我拉肚子,老太太便說在青年旅舍煲粥吃,剛巧她也想吃粥,又帶來了一個很迷你的電鍋。那個晚上,我的晚餐是南瓜粥(剛巧旅舍裡有一個南瓜,本來只是打算煲白粥的),七、八個人一起吃老太太煲的粥。吃過粥後,我們一群人圍在廳裡烤暖爐聊天,大家都七嘴八舌的問老太太問題,好不熱鬧。席間,老太太說她出來旅行也不過是這晚年間的事,但在她小時候看過的一本書對她影響很大,那是《徐霞客遊記》,是沒有任何譯本的文言文。大家「哦」了一聲然後又是驚奇。

老太太的瀟灑是的確令我們很多人都表現出羨慕之情,可她也是一個頗傳統的人。她跟我們說她在途中的一個故事,大致上是說遇上一個女孩受了情傷,不再相信愛情,然後放任自己,不斷在男性群中留連,更矢言不會結婚。老太太是跟這女孩同房的,老太太對她作出一點的勸籲可她卻因此不太喜歡老太太,直到兩人分別的時候,女孩突然跟老太太說,她想通了。由此老太太跟我們說,她堅信女人到最後是要結婚生孩子的。當然引起了一陣討論,我只是覺得,結婚也好不結婚也好,每個人只要為自己的決擇負責任,便可以了,畢竟,人生不是只有一條路。

遇上她,我忽然想起看過的《A Map for Saturday》,當中也記錄了一個年老背包客的訪問。不知道,到了老年的時候,我還有沒有心力與勇氣繼續出去旅行,而那時候的我會否已被生活所消磨?我不知道,但我希望,我能繼續。

突然很後悔沒有問老太太過去的往事,她一定身處過火紅的年代,經歷過近代中國史的血淚變遷,我總覺得,想去了解這段歷史,從上一輩的口中是可以填補一點那大時代中所缺失的。

旅行迷人之處,其一就是能遇上不同的人,聽他們說出不同的或相似的故事。